本文作者:admin

孩子上课积极性不高怎么办

admin 3小时前 03:56:26 3
孩子上课积极性不高怎么办摘要: 作为一位经常接触孩子的心理咨询师,我经常会遇到家长这样困惑的提问:孩子明明很聪明,但上课总是心不在焉,作业拖拉,课堂互动也提不起兴趣。这种现象背后往往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,就像一...
作为一位经常接触孩子的心理咨询师,我经常会遇到家长这样困惑的提问:孩子明明很聪明,但上课总是心不在焉,作业拖拉,课堂互动也提不起兴趣。这种现象背后往往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,就像一场无声的接力赛,父母的焦虑和孩子的疲惫相互交织。

去年遇到一位妈妈,她每天早上都在和儿子较劲。孩子一到学校就趴在桌上,作业本上画满了涂鸦,妈妈气得把书包摔在地上,孩子却委屈地说:"妈妈,我昨晚做作业到十点,现在困得眼皮都打架了。"原来孩子为了完成作业,熬夜到深夜,第二天自然无法集中精力。这种恶性循环让家长感到无助,其实问题根源在于学习节奏被打破了。

另一个案例是五年级的小雨,她总说数学课像听天书。每次老师提问,她都会低头摆弄文具,直到老师点名才慌乱地站起来。后来发现,小雨的数学老师讲课速度很快,但小雨的学习方式更喜欢慢工出细活。当老师把知识点拆解成互动游戏,让同学们分组解谜时,小雨突然眼睛发亮,开始主动举手发言。这说明孩子的学习方式需要被看见,而不是被强行改变。

有时候孩子的课堂表现,其实是家庭氛围的映射。记得有位爸爸每天下班后就对着手机刷短视频,孩子写作业时也偷偷打开平板看动画。当爸爸开始把手机放在客厅,主动陪孩子做手工时,孩子反而在课堂上更愿意参与小组活动。家长的行为模式会像无形的绳索,悄悄影响着孩子的学习状态。

面对这种情况,我们需要学会用"三明治沟通法"。比如孩子抱怨作业太多时,先肯定他的努力:"你每天坚持写作业真的很棒",然后表达担忧:"妈妈发现你最近总是很累,是不是觉得压力有点大?"最后给出建议:"不如我们试试把作业分成小块,每完成一部分就休息十分钟?"这种温和的沟通方式,比直接呵斥更能唤醒孩子的主动性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,就像春天的花朵各有绽放的方式。有的孩子需要安静的环境,有的孩子渴望互动的刺激,有的孩子害怕失败的阴影。当我们放下"必须考第一"的执念,学会观察孩子的微表情,理解他们的学习节奏,课堂上的沉默就会变成成长的契机。记住,教育不是一场短跑,而是一场马拉松,需要耐心和智慧的陪伴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