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孩子有点厌学怎么办

admin 3小时前 16:38:03 4
孩子有点厌学怎么办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问:"孩子最近上课总打瞌睡,作业写得磨磨蹭蹭,是不是厌学了?"其实厌学不是突然发生的,它往往像一颗慢慢发芽的种子,藏在孩子日常的细微表现里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问:"孩子最近上课总打瞌睡,作业写得磨磨蹭蹭,是不是厌学了?"其实厌学不是突然发生的,它往往像一颗慢慢发芽的种子,藏在孩子日常的细微表现里。上周有个叫小明的男孩,妈妈发现他每天放学都躲在房间里玩手机,成绩从班级前十掉到二十名,但孩子却说"反正学不好,不如早点睡觉"。这种话背后,是孩子对学习的彻底失望。

有些孩子厌学是因为"被逼得太紧"。去年接触过一个叫小雨的初中女生,她每天清晨五点起床背书,晚上十点才睡觉,但成绩始终在及格线徘徊。妈妈总说"你再努力点",却忽略了孩子眼神里透出的疲惫。当孩子把课本撕成碎片时,妈妈才意识到,那些被反复强调的"别人家的孩子",早已压垮了小雨的自尊。

也有孩子厌学是"被忽视的渴望"。上周有个叫小杰的男孩,他总在课间偷偷画漫画,数学作业却总是空着。班主任发现他口袋里藏着画本,才知道这个成绩优异的男孩,其实渴望被认可创作天赋。当家长把画本扔掉时,孩子眼里的光熄灭了,但当他被允许用绘画表达时,学习热情又重新燃起。

我发现很多家长把厌学等同于"不听话",却不知这可能是孩子在用"沉默"表达需求。有个叫小乐的五年级学生,每次考试进步都会被家长当众表扬,但成绩一旦下滑,就会被说"你又考砸了"。孩子渐渐学会用"装病"来逃避考试,这种行为背后是深深的恐惧。

教育不是单向的灌输,而是双向的对话。有位爸爸发现儿子总在写作业时偷偷看动画片,于是把书桌搬到客厅,和孩子一起看节目。当爸爸把"你必须完成作业"换成"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",孩子突然说"爸爸,这个数学题其实挺有意思的"。这种改变让学习变成了亲子互动的契机。
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,就像春天的花儿各有绽放的时间。有个叫小婷的初中生,数学成绩一直垫底,但她在生物课上能专注观察植物生长。当家长发现她的兴趣后,开始调整学习方式,用观察植物的方法理解数学概念,孩子的眼神里重新有了期待。

厌学不是终点,而是需要被倾听的信号。有位妈妈发现女儿总在书包里藏零食,经过观察发现女儿其实害怕考试失败后的"严厉管教"。当妈妈把"你必须考好"换成"我陪你一起面对",女儿第一次主动说"妈妈,我想试试用新的方法学习"。这种转变让教育回归了本质。

教育工作者常说"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",但家长往往急着把它种进自己预设的花盆。有个叫小浩的男孩,成绩优异却总在课堂上睡觉,老师发现他其实患有轻度焦虑。当家长不再用"优秀"来定义孩子,而是关注他内心的波动,孩子开始主动分享学习中的困惑。

厌学背后,可能是孩子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式。有位爸爸发现儿子总在写作业时走神,经过沟通才知道孩子想用游戏的方式理解物理知识。当家长允许孩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学习,孩子反而能专注地完成作业。这种理解让教育有了温度。

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对待,就像春天的嫩芽需要阳光而非重压。有位妈妈发现女儿对英语不感兴趣,于是把枯燥的单词练习变成亲子游戏,孩子反而在笑声中记住了单词。这种改变让学习变成了充满期待的旅程,而不是令人窒息的任务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