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孩子不敢开口表达怎么办

admin 2小时前 12:16:25 2
孩子不敢开口表达怎么办摘要: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,您是否注意到孩子总是低头不语?在课堂上,老师点名时他们像被钉在座位上;在家庭聚餐时,面对美食却只顾着吃饭;和小伙伴玩耍时,明明有想法却憋在心里。这些场景像一面镜子...
亲爱的家长朋友们,您是否注意到孩子总是低头不语?在课堂上,老师点名时他们像被钉在座位上;在家庭聚餐时,面对美食却只顾着吃饭;和小伙伴玩耍时,明明有想法却憋在心里。这些场景像一面镜子,照出许多家庭的共同困扰。

去年遇到一个叫小明的男孩,他在数学课上总是把答案写在草稿纸上却从不举手。直到有一次,老师让他用手机拍照上传作业,小明在镜头前突然说:"这个题我错了,但我还是想试试。"这句话让整个教室安静下来,原来孩子并非不愿表达,只是需要一个安全的出口。当我们在生活中给孩子更多选择,比如允许他们用文字、绘画或肢体语言表达时,沉默的墙就会被打破。

我曾指导过一位妈妈,她发现女儿小红在家庭聚会中总是躲在角落。某次聚餐时,她悄悄把手机调成录音模式,记录下小红在餐桌旁的低语:"妈妈,这个菜是凉的。"第二天,妈妈在早餐时认真地说:"昨天你提醒我菜凉了,这说明你很关心家人。"小红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,原来当孩子感受到被看见和被重视时,表达的勇气就会自然生长。

有个叫小杰的男孩,每次和朋友约好去公园,他总是提前半小时到达。但当我问他为什么总是迟到时,他红着脸说:"他们说我太慢了。"原来孩子在社交场合会不自觉地压抑自己的需求,担心说错话影响关系。我们可以教孩子像玩角色扮演游戏一样,提前想象对话场景。比如和朋友约好去游乐场,就和孩子一起模拟:"你想玩过山车,但朋友想玩旋转木马,你可以这样说:'我们可以轮流玩吗?'"

有些孩子像躲在壳里的蜗牛,需要更多温暖的触碰。我曾见过一个家庭,爸爸在孩子表达想法时总是打断:"你这样不对,应该这样。"后来他们尝试改变,当孩子说"我想玩积木"时,爸爸会说:"好啊,我们一起玩吧。"这种改变让孩子的表达逐渐变得流畅,就像春雨滋润干涸的土地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种子,有的需要阳光,有的需要雨水,有的需要春风。当我们用耐心代替急躁,用倾听代替否定,用鼓励代替批评,那些沉默的种子终会在合适的土壤里发芽。记住,表达不是能力问题,而是安全感的体现,当孩子知道说错话不会被惩罚,沉默就会成为过去式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