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怎样开导离家出走的孩子

admin 2小时前 19:12:14 2
怎样开导离家出走的孩子摘要: 当孩子突然离家出走,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惊慌、愤怒,甚至自责。可你有没有想过,这可能是孩子内心积压的情绪在寻找出口?去年冬天,一位母亲找到我时,手里还攥着女儿留下的校服,她说:“她...
当孩子突然离家出走,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惊慌、愤怒,甚至自责。可你有没有想过,这可能是孩子内心积压的情绪在寻找出口?去年冬天,一位母亲找到我时,手里还攥着女儿留下的校服,她说:“她只带了两件衣服就跑了,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?”那一刻,我看到她眼里的泪水,也明白她需要的不是指责,而是理解。

孩子离家的那一刻,往往不是因为叛逆,而是因为“被伤害”。有个14岁的男孩,父母总说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比他优秀,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。有一次考试失利,父亲当着同学的面说“你再这样下去就完了”,男孩在凌晨三点冲出家门,手里攥着被撕碎的试卷。这种伤害不是一时的,而是长期积累的否定,像一根细绳慢慢勒进孩子的心里。

沟通时别急着责备,试着用“我注意到”代替“你怎么又…”。一个初中女生因为被同学嘲笑体重,连续三天没回家。当她母亲在小区长椅上找到她时,不是追问“为什么”,而是蹲下来轻声说:“妈妈看到你最近总缩在角落,是不是心里很难过?”这句话让女孩第一次开口,原来她害怕父母说“胖是不健康”这样的话。

别把“离家”当成对抗,它可能只是孩子在寻找安全感。有个高中生在成绩下滑后离家,父亲发现他书包里藏着的日记本里写着:“我连失败都不敢告诉你们”。后来父亲陪他一起整理房间,把所有试卷折成纸船放进水盆,那一刻,孩子终于哭了出来。原来他不是想逃离,而是想被看见。

当孩子情绪崩溃时,父母的“冷静”比“说教”更重要。一位父亲在儿子离家后,没有立刻打电话,而是默默整理了儿子的书桌。第二天清晨,他在桌上放了一杯热牛奶和一张便条:“你睡不着的时候,我陪你坐一会儿”。这个简单的举动让儿子在深夜回家,因为他终于感受到父母的牵挂。

每个离家的孩子背后,都藏着一个未被满足的渴望。有的想证明自己,有的想逃离控制,有的只是需要一个安静的角落。当父母放下“教育者”的身份,试着做孩子的倾听者,那些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情感需求,终会慢慢浮出水面。就像春天的种子,只有在恰当的土壤里,才能破土而出。

阅读
分享